第一周的录播课上我认识到了学习过程的6个交互组成部分,同时介绍了布鲁姆的6个学习水平,并且学习了几种学习方法的选择,还学习了科尔布的经验学习模型。第二部分教授我们教学方法,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两种教学都各有自己的优缺点。第二周也是最重要的教学大纲的设计,学习活动和教学评估,我学习到了教学大纲的七个步骤和其主要的功能,如何去定义自己大纲的学习目标,评估的类型和标准。我可以给自己的大纲中加入模拟、角色扮演、辩论等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接下来的几周去培养主动学习,经验学习和演讲的一些技巧。并且接触了教学案例的研究,了解新兴技术与实践。
课程的作业也与我们的学习过程相符合,第一次的作业是对于自我学习类型的认识,和老师在教学中提到的教学方法自己认为最有效的。以及我影响深刻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我还需要什么。这三个问题可能也是我在学习过程的需要去反思自己的地方。因为自己在学习中还没有停留脚步去想一想教学的根本。
最后的结业汇报,是制作教学大纲,在讨论多次后,我们小组一致选择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并不深奥,但是我们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以我们根据所学的内容分别介绍了课程的描述,课程的结构,并且在学习目标上也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去讲希望更多的人能熟悉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通过不同的学习主题、分析相关例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等,我们的汇报很顺利,但仍然存在这一些问题,正如教授提出的我们的学习目标与考核评估中的作业难度不是很符合,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挫折,如果作为期末考试的评估也许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所以我们小组也仔细反思了大纲中的一些问题,并且进行及时的修改。
同时我也非常喜欢授课老师Caroline Brassard的教学风格。她的课总是充满活力,讲义十分清晰详细,讲解也很生动有趣。我总是感觉内容满满但时间飞快,非常享受课程的每一分每一秒。课程的内容,正如当时所介绍的那样,尽可能丰富地涵盖了教育学的重中之重,作为一个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及未来有计划去当老师的学生,我认为这门课对我的帮助非常大。里面的知识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多的是一些应用。老师也经常启迪我们,假设一些情况,让我们去思考怎么做,并且适当地做一些指引。辅导课的老师经常会给我们机会去进行讨论和思维碰撞,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模式。她在辅导课上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一个老师要学会给学生wait time去思考问题,而在什么时间给,给多长时间都是值得考究的。我们学的是教育与教学管理,其实我们上这个课程的过程,授课的老师就是我们的模范了。这门课也教会了我如何去观察一个老师的课,如何从中吸取经验。作为还在学生时代的我们,这真的是宝贵的财富。